2014年1月8日

Pierre Huyghe 龐畢度藝術中心回顧展




第一次見到Pierre Huyghe是在今年六月的瑞士Basel展覽上,在過百位優秀的藝術家中,他的錄像作品《a way in untilled》(2013),成為令我「唯二」過目不忘的藝術家。後來才知道,原來去年第13屆的卡塞爾文件展也有展出他的作品《未耕種Untilled》,我正懊悔當初漏看了其大作之時,龐畢度當代藝術中心,就在今年九月底至一月初推出其將近四個月的大展,實為精彩 。


1962年出生的Pierre Huyghe可謂現在法國新生代中最具國際性的藝術家之一。僅以拍賣市場的行情價來說,他的作品可以說是非常小眾的,但這也許就是藝術和商業至始至終無法和平相處的原因。在Pierre Huyghe身上,市場價值和藝術價值的距離正如深海鴻溝般遙遠。而用藝術史學的方式去看Pierre Huyghe也許太過冷硬,那是一個不夠真實的現實世界,難以形容。請別誤會,Huyghe先生並沒有要製造幻覺的企圖,他只是用最自然的元素,讓元素與元素之間自行形成一股對流,進而影響觀者。

此時此刻,身處在展覽館中的我們,首先看到的話是一個具體的形象,一件作品的外貌的形象,是方是圓、是氣體是液體、是山石是流水、是生....然後是死....就這樣觀者從一個簡簡單單的形象中,隨著一個獨立的「個體」探索出一種一個與之相呼應的循環。此時此刻,展覽館內充斥著螞蟻、蜘蛛及蜜蜂、寄居蟹...等昆蟲,時不時(偶而較為恰當)還有一隻擁有粉紅色右前腳的白狗,一位鷹首人,以及面戴金色面罩的人類出沒於現場。





此次回顧最具代表性的應為2012年藝術家在卡塞爾文件展中展出的作品《未耕種Untilled》,此件作品當初坐落在卡賽爾公園的一角,是一個由頭被蜂巢占據的女體雕塑、有毒的水果和大麻等有機元素所構成的場景,藝術家曾說 :「這個地方是被人們用來丟棄不要的物品,或是死去的動植物。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地方,與人們再也不相關,但只有這樣的地方才能允許全新的形式誕生,讓事物自己運轉。」在卡塞爾戶外展時,觀者無須進入一個四面圍牆的場域,而是藉由一堆堆的堆砌物、磚塊、土壤及植物圈圍出一個自由、自然體驗的區域。(2012年作品的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F1pfCwvAQ)





當《未耕種Untilled》這樣的作品被放入博物館之間之時,戴蜂窩的雕像被遠遠的隔在展覽廳的一個角落,那個過去日日夜夜與自然共生的環境無疑地大大失去其力量。然而,觀者卻可藉由錄像作品《a way in untilled》(2013)去理解其作品的意境或甚至將觀者更加帶入他所建構的細節。這件錄像闡述有機物的分解與再生,時空與場域的存在與交替,而我們更藉由這件錄像作品那個虛無卻實際的美感、那個黑暗略帶憂鬱的殘酷特質,想像出一個不再以人為中心的世界。如同藝術家本人表示 : 「I'm not interested in filming the reality as it is given, I m not interested about building fiction. what I m interested in is to set up, to produce the reality, and then, only then, to document the reality. 」(我對於單純紀實或者是建構一個虛構空間沒有興趣。對我來說真正有趣的,是去真正的塑造出一個現實,只有當這樣的現實被產出後,我才要去想該怎麼去紀錄這樣的事情。)

就我個人的觀展經驗而言,我認為這兩件作品雖說是相同卻又不同,在卡塞爾戶外空間我們應該是可以體驗到自然的存在方式(土壤的感覺、腐朽的味道、潮濕的空氣的黏度.......)然而唯有藉由錄像作品對於細部的詮釋(例如蜜蜂如何築巢、植物的生長得動勢、動植物的屍體及腐朽.......)我們才可以看到藝術家記錄這個現實的方式。



在這個多達53件裝置藝術的展覽館中,我們時常可以找到相互呼應的作品。例如一個全黑的空間擺放兩件Pierre Huyghe的作品:《不曾存在的旅行A Journey That Wasn't》,是他在2006年的拍攝計畫,藝術家本人遠航南極,踏尋稀有的白色企鵝,七位藝術家和十位機組人員,在那裏成立一個遠征研究站,著手進行一篇篇對於「未知」的探索故事,無論是計畫本身或是其拍攝手法皆充滿了一種烏托邦的詩意性。(作品的參考影片http://www.crossframed.com/ajourneythatwasnt/)  




相同空間的另一件作品《 閃耀的遠征L'EXPÉDITION SCINTILLANTE, ACT 2, UNTITLED (LIGHT BOX)》 是一個展示多色光線的裝置,在那五年六色的光和霧中,將迷失在這個對於光線的考察探索行動之中。而巧妙的事奇特的是,當《不曾存在的旅行A Journey That Wasn't》正在播放白濛濛的旅途之時,這個「彩色光線盒子」,會時不時地撥散白色的霧氣,讓我們在兩個不同的「探索」過程中找到一種相似的語彙。 整個展覽的結構相當緊密,在作品與作品之間所建構出的相似性帶著觀者進入了一種現實與幻想的灰色空間,又在這個夢的領域之中,讓我們不斷地去思考這人類本位主義(Anthropocentrism)與大自然其他物種與生命之間的關係。展覽最終的高潮在於,隨著戴金面具的工作人員或是鷹首人(應為藝術家本人),時不時出沒在展場空間的獵犬,一隻叫做《人類Human》有著粉紅前腳的狗狗。當Human穿梭於這場美麗虛幻的敘事空間之時,我們似乎更是稍微理解了他忠誠及溫柔的眼神所表達的人類的涵義了。



此時此刻,我們似乎依稀感受到一種神祕法則運行,我們似乎一度回到了大自然間、回復了我們古老的祖先與山與水對話的能力。此時此刻,我們在作品中忙碌奔走,經驗多樣化生態系統的旅行,我們在這個穿行之間思考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又在奇幻的水族箱中發現一種夢境式的步行方式。在這裡面我們看到的只有富含詩意的層層圖像堆疊,毫無說教式的表現形式讓觀者更樂於接受,應該說,去「感受」一個游移於現實與虛幻間的時空。



下列為記錄他的作品短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KLtHMu-2a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sI734cC0




藝術家主要獲獎紀錄 :
-2001年代表法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獲得評委會特別大獎
-2002 紐約 Hugo Boss獎項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5年Beaux Arts magazine藝術獎獲得法國最佳藝術家獎項
-2010年獲得由美國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頒發歐洲現代藝術家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