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

【藝術也可以這麼簡單—週五十九世紀前期藝術】No1 —大衛的 «奧拉斯英雄宣誓 »





十八世紀末期,以法國為首的藝術家開始對於洛可可的輕窕放縱感到反感,再加上啟蒙運動的發展、十八世紀龐貝古城的挖掘掀起對古文物以及對希臘羅馬風格的愛好,知識分子開始產生對希臘羅馬時期的理性的美學要求。在此背景下,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應映而生。新古典主義模仿的是希臘羅馬的「美」的形式,而非精神上的想像活動。也因此產生諸多特點:嚴謹的、均衡、穩定的靜態構圖,採取線條優於色彩的細膩畫風,題材更多使用英雄歷史故事題材,說教意味十足。



雖然我一向不這麼喜好說教意味的題材,但面對大衛(Jacques-Louis David)的畫作還是不可自拔。今天先介紹他的早期名作 «奧拉斯英雄宣誓 » (Le Serment des Horaces)。題材於奧拉斯三兄弟被選中代表羅馬挑戰庫亞斯兄弟的故事。畫作首先著重在左邊,父親把三把劍遞給三兄弟的宣誓之景 ; 右邊則以悲痛的女性群體表現(分別是母親、妹妹、未婚妻與孩子)。此幅作品被視為愛國主義的表現,在十八世紀末期之時,則有用來鼓勵人們為自由而戰的新涵義。



重視古典題材是該畫派重要的理念,然而真正吸引我的是大衛處理畫面的方式。首先在暗色調的建築背景,使用金色、紅色與黑色的明顯的對比,製造一種戲劇的緊張氣氛。而右邊細膩的線條和柔和的色調則帶出了女性的痛苦與脆弱。此幅畫作回到原本希臘羅馬與文藝復興的三角構圖,繼承了不同於洛可可畫風的卡拉瓦喬式的明暗對照法,大衛用他精湛的技巧為我們演繹了一個新的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